“园艺奇葩说”是层层递进的三篇文章,第一篇讲述了园林与园艺正在成为一家子,第二篇预测了园艺与社会化教育的拆墙。不久前有读者提出疑问:园艺社会化教育虽然是行业的营销、引流利器,但投资回报不高实在让人尴尬,如何让这一业态在产业中发挥最大价值?这不是个性问题,或许能从产业宏观运营中找到答案。 在产业细分后,多元化垂直领域开始成熟。园艺社会教育是园艺产业升级的一隅,与其他新兴领域一样,背后需要整体产业支撑,宏观运营能从资源、资金调配发挥作用。而能胜任宏观运营的多为横向平台。与国外同行业、国内其他行业类比,以社会性组织引导的园艺产业运营管理平台会是不错的选择,而最终的操作载体或将花落专项基金。 1 5月,与花园集俱乐部英国造园游学团一起考察了十余座花园,英国园区运营主体丰富:除了国家公园、市属公园、私人花园外,还有两大园区运营平台,分别是英国皇家园艺协会(RHS)与英国保护名人古迹组织“国家信托”(National Trust)。 作为两个非营利性平台,二者都具有投资、管理、运营、资产处理等功能,同时具备很强的异业整合能力。就园区管理而言,养护管理、衍生产品、文化旅游、社会化教育等都有涉及。 RHS成立至今已有200多年,属于世界性园艺组织,也是英国的慈善机构,其致力于推动园艺与园林事业的发展。其中著名的维斯利花园、邱园都隶属于RHS,著名的切尔西花展即为RHS主办,现今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园艺行业的盛事。 NT是成立于1895年的非官方机构,由三位英国义工发起,眼下已成长为英国最大的慈善机构。NT管理500多个景点,其中包括著名的谢菲尔德公园。目前NT拥有会员380万人,虽定位是非盈利性组织,但年收入也超过4亿英镑(2010年),义工达到6万多人。 谢菲尔德公园内经常能看到一个“小橡树”标志,代表这是National Trust在运营。 这么好的运营平台,国内有没有?很遗憾,还没有。 在国内,这种传统平台极有可能诞生自行业组织、行业媒体、花木交易平台,近几年,各地行业协会与政府纷纷脱钩,而各类民间联盟、媒体、平台也如雨后春笋,此外,如常州夏溪花木市场等传统花木交易市场,目前尚处于全产业链横向布局、扩大市场范围的转型阶段。但无论哪一种,目前均未诞生一家成熟的产业运营管理平台,问题可能出在四个方面: 第一,国内园林园艺社会团体承接政府职能方面较弱; 第二,国内园林产业大多处于建设阶段,建设市场大,运营市场小; 第三,国内土地所有权为公有制,园区资产处理棘手。 第四,国内园林园艺产品交易具有很强区域性。 四个问题看似独立,但却相互影响,它们压缩了行业平台的商业操作空间,导致平台“缺钱”。而在具体的投资方面,虽然行业平台具有专业性,但缺乏系统性,资金聚拢之后,没有专业统一的调配机制,船不好往一个地方驶。 2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或许在于成立园艺专项基金。园艺行业大部分领域资产评定难度大,融资困难,基金能使资金配套上得到支持;同时,在专项基金成立过程中,将带入各方社会化资本与社会资源进入,打开多元化整合的渠道,扩宽商业渠道;再有,通过基金进行组合投资,能有效优化资产配置,提升行业整体投资回报率。 国内园艺行业与国外存在很大差异性。整理来看,若成立专项基金,可投资领域大概分为以下四类。 建设类:生态修复、国土绿化、城市园林、特色小镇等领域。 文化类:园艺教育、行业媒体、园艺类出版社、园艺展会、园区文旅、森林运营、设备租赁等领域。 市场类:花木交易市场、花木电商交易平台、花木企业资产评估与处理、林权及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领域。 技术类:学术研究与科研创新等领域。 在英国的园区运营中,可移动设备租赁市场很大。 目前,与以上领域相关的基金模式主要有文化产业基金、城市发展基金、城市产业基金、PPP引导基金、生态环保类公益基金等。可惜,各类基金都没有把园林园艺产业作为投资热点,只是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有所触及。比如通过将生态修复、景观项目包装为大型综合性项目,以PPP模式操作,方能得到城市发展基金、PPP引导基金的青睐。 而在文化产业基金中,除了极个别具有教育文化背景的企业外,大部分业内企业的臂长不够。在开展园艺教育时,大家一般利用自有资金投资,在过程中或许能争取到教育部门的少量奖补资金。 另外,涉及上述基金池的各方多为中央政府、地方政府、银行及非政府投资机构,与行业阻隔较远,基金管理方、资产评估方对行业认识不到位,对行业成长性的预估难免存在偏差,尤其是标准化缺乏、投资周期较长、依附农田的苗木花卉生产领域。 3 预计,随着行业市值不断上升,标准化逐渐成熟,以行业运营管理平台引导的专项园艺基金市场空间也会增大,基金可在设计园艺产业的项目管理、私募股权投资(PE)、资产抵押贷款等方面大展拳脚。根据运营模式,预判大体可滋生三类园艺专项基金。 1 一类是以园艺产业作为投资对象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。 这或许是成功率最大的专项基金类型。不可否认,当前涉足本行业的基金还停留在“全民PE”时代,基金一般是以助推企业上市的方式,在行业内“快进快出”,通常两三年就完成一次周期走人。当然,这也说明园艺行业可投资渠道较为单薄。 虽然外围资金早有介入,但并非说明专项园艺基金在PE市场不好生存。新一轮IPO市场重启之后,园林园艺企业过去一年的过会明显提速,PE市场需要的资金量在上升。与非专业基金相比,专项基金将具有天然亲缘关系,受青睐的可能性大。 还有一个领域值得关注,在PPP项目扶摇而上之际,不少企业因为项目成立了平台公司,随着先期资金的逐步离场,大多平台公司将步入资金瓶颈期。一些涉及项目运营类的平台公司缺乏政府回购或补贴,需要社会资本及社会资源的进入,以平稳度过青黄不接的时期。同时,随着业务不断壮大,平台公司剥离上市的情况预计也会增多。 2 再有一类是基础设施产业基金。 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司为载体,邀请对口的产业投资基金入股,吸纳投资基金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园林建设领域与之契合度较大。鹏元评级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专业人士表示,虽然政府适当放开了基础设施类产业基金的准入门槛,但是目前社会力量参与度还是不高。 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是投资风险大,政府信誉问题成为硬伤,后期存在坏账风险。而且,当前国家宏观政策在规范地方融资行为,民间融资受到严控,容易碰到政策“高压线”。 不过有种情况较为例外,若与当前政府鼓励的“PPP引导基金”适度捆绑,以投资者身份参与到地方政府成立的PPP引导基金当中,间接进行项目投资,则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。 3 此类基金侧重于推动产业价值,具有较强的公益性,是园区管理、文化旅游、园艺教育、园艺传媒、森林运营、园艺展会、花木交易平台等项目的首选。投资对象可为具体项目、初创企业、行业媒体、花木市场等,也可为上市企业重组、定增做配资。 通常情况下,发展基金需要兼顾全产业链协调发展,所以对业内平台性项目或企业将会投向青眼,在这方面,媒体、花木市场、网络平台所涉及的项目具有先天优势,这里的信息、数据优势是资本所看重的。举个例子,当前夏溪花木市场不仅在布局产业链生产、消费端,还打造了网络平台“花木源”,线上与线下的全产业链布局,再加上信息汇集与后期资金流水的生成,会更容易受到发展基金的垂青。 同时还需看到,发展基金盈利属性相对温和,投资周期也较长,近来国内成立的城市发展基金,多以“5+2”(5年投资期,2年退出期)或“5+5”的投资模式操作,完全退出需要7至10年。在如此长的退出期面前,投资方经常望而却步。 因此,相对而言,发展基金运作起来较为困难,考虑到基金的公益属性,参与主体的性质极为重要。最优的模式是“政府部门+行业组织+权威媒体”发起并领投,其他资金跟投,如此下来,此类基金便有三点好处: 其一,便于向政府部门“开口”,尽量争取将政府下拨的林业、生态等相关扶持资金纳入基金池。 其二,可为科研项目、科技创新项目创立种子基金,争取科研部门的奖补。 其三,争取优惠的财税政策。文化发展基金曾有先例:若以股权投资某类企业达到一定年限,可按其投资额的一定百分比抵扣股权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。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,发展类基金虽然难度大,但是与RHS或NT最相配的基金模式。 4 当然,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而言,很大可能不拘泥于一种基金操作模式,复合型投资、长短结合的概率会更高,尤其在有政府或社会团体参与后,还需要兼顾产业的持续发展属性。 不过随着行业不断细化,基金的模式也必然逐步细化,或将形成以园艺专项基金作为资金池,分离出扶持各细分领域的子基金。子基金成立的同时,又可再吸纳多元化的政府或社会资本。“园艺产业运营平台+专项基金(成立公司或委托管理)+子基金”的模式若成功建立,或将打破行业内多领域僵化的模式,让行业变得更加立体。 国家力倡金融创新助推实体经济,在基金入门方面逐渐放低门槛,文化发展基金及基础设施产业基金都有向非政府类资本放开的趋势,鼓励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的同时,加强监管,保持资本市场的活力与健康度。 此举不只是强调从资金上进行管理,更关键的是通过资金、资源的优化配置,激活社会化投资,实现投资的合理、可持续收益。无论是传统园林还是园艺产业,都需要这样一场革命,释放产业被捆绑的动能,解开与开业内外的疙疙瘩瘩。 由于篇幅所致,本篇中许多细节未展开阐述,因无样本可循,也未进行数据精算。而此三篇“园艺奇葩说”,目的在于结合同业联合、异业整合的思路,让大家换个视角看待园艺行业的升级。
同城送花:
扶绥县送花 | 泰安送花 | 曹县送花 | 安平县送花 | 成安送花 | 巴塘县送花 | 南沙群岛送花 | 曲靖麒麟区送花 | 宿州送花 | 井陉矿区送花 |
|